手機廠商轉型不是什么新鮮事,但一直在非洲干手機事業的傳音,卻盯上了友商都沒關注到的新賽道——兩輪電動車。
由此產生的現象就是,國內手機廠商比拼四輪電動車,傳音卻在非洲賣起了兩輪電動車。
甚至有網友調侃,傳音殺入兩輪車領域,要給非洲兄弟們造車,讓當地消費者用傳音手機接單,再用傳音車送客,如此下來傳音就實現了完美商業閉環。
而押注這條新賽道的背后,是傳音主業正遭遇下行壓力。這家占據非洲手機市場 40% 以上份額的巨頭,今年一季度營收下滑 25.45%,凈利潤暴跌 69.87%。
核心業務承壓之下,傳音將籌碼押注在兩輪電動車領域,這一次它能再一次創造非洲奇跡嗎?
一、蟄伏三年的 " 算盤 "
知名產業媒體 rest of world 及非洲當地媒體報道,傳音已成立出行事業部,探索兩輪電動車等相關業務。
一項新的業務往往要歷經一段長時間的孵化,傳音在兩輪車業務上的算盤,同樣也打了多年。
2022 年,傳音內部成立了出行事業部,孵化了獨立的兩輪電動車品牌 "Revoo",并以 "TankVolt" 作為產品品牌推出電動兩輪車和三輪車。
2023 年,傳音旗下電動車品牌 "REVOO" 在非洲市場開售。同年,其產品品牌 "TankVolt" 在烏干達亮相,隨后迅速擴展至尼日利亞、肯尼亞、坦桑尼亞等國。
直至 2025 年,多家媒體報道稱傳音已躋身非洲電動車銷量前三名。
為加速業務推進,近期,傳音啟動招聘,崗位包括出行業務合伙人以及出行業務國家負責人(駐科特迪瓦),國家出行業務負責人的薪資區間為月薪 3 萬 -6 萬元,而出行業務合伙人的薪資區間為月薪 5 萬 -8 萬元。
崗位要求上,傳音要求負責人能負責電動車商業模型打磨;而電摩產品負責人需精通三電系統;區域銷售總監要統籌非洲及東南亞市場的渠道建設。
傳音為什么跨界做兩輪車?
外界普遍的看法是,傳音遭遇了業績增長危機。財報顯示,2024 年,傳音扣非凈利潤同比下滑 11.54%,結束了持續多年的高速增長。今年一季度,其手機出貨量同比下降 5%,而競爭對手小米、榮耀在非洲的出貨量卻分別增長 32% 和 283%。
" 競爭對手開始復制傳音的三級分銷體系,通過更時尚的設計、更強的配置和更大膽的營銷贏得年輕消費者。"Canalys 分析師指出。
換句話講,傳音核心業務基本盤正受到來自中國友商的挑戰。以前,傳音與其他國產手機廠商 " 井水不犯河水 ",各自深耕不同市場,如今,非洲市場的大蛋糕,已經引來國內同行的爭搶。
老本行業務不太好干了,自然要尋找新方向,但傳音為什么又偏偏押注兩輪車而不是手機廠商一般轉型都會考慮的硬件賽道?
答案其實很簡單:傳音看中的是非洲兩輪車電動化剛剛起步,潛藏著巨大增長紅利。
二、看上兩輪車生意的底氣
經常看紀錄片的網友,一定不陌生經常刷到的 " 奧德彪 " 這個名字。奧德彪最初源于非洲布隆迪的香蕉運輸工人群體,他們以老舊的二八大杠自行車承載數百斤香蕉,在崎嶇山路上高速騎行謀生。
一輛 " 山地車 " 風馳電掣地呼嘯在群山峻嶺之間,恰好也說明了非洲本地出行工具上的傳統和滯后。
在撒哈拉以南非洲,摩托車不只是交通工具,更是生存工具。數據顯示,該地區摩托車數量從 2010 年的 500 萬輛激增至 2022 年的 2700 萬輛,其中約 80% 用于載客或貨運。一些紀錄片顯示,在肯尼亞,逾百萬摩托車騎手靠 "boda-boda"(摩的)謀生。
非洲經營電動兩輪車,算得上一片藍海。
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副執行主任喬伊斯 · 姆蘇亞說:" 非洲國家電動摩托車日益普及,將有助于當地降低空氣污染、減少溫室氣體排放,并創造更多就業機會。" 而這也是肯尼亞、烏干達、南非、貝寧、盧旺達等國紛紛出臺鼓勵電動化出行的政策的重要原因。
以南非為例,去年初,南非貿易、工業和競爭部發布《電動汽車白皮書》 ( 初稿 ) ,這是南非也是非洲第一份關于電動汽車制造、銷售和使用的政策聲明。
非洲人民的日常生活離不開兩輪車,政策層面亦鼓勵電動化發展。民間基礎與政府支持,共同為非洲電動兩輪車發展打開了想象空間。
國際能源署(IEA)近日發布的年度《全球電動汽車展望》報告顯示,目前,整個非洲電動兩輪車年銷量僅 30 萬 -50 萬輛,雖然在全球市場占有率仍不足 1%,但非洲市場電動汽車銷量實現了倍增,增長主要來自埃及、摩洛哥、肯尼亞、烏干達等十個核心國家。
按市場研究機構預測,2030 年非洲兩輪和三輪電動車市場規模將達到 65 億美元(約合人民幣 470 億元)。
面對這塊大蛋糕,傳音自然不想錯過,既然國內手機同行跨界造四輪車,傳音干脆就利用自己多年的獨特優勢,在非洲造電動兩輪車。
進入市場首先需要豐富的產品矩陣。
具體到傳音身上,根據 TankVolt 官網,目前其在售有電動摩托車 T21 以及電動三輪車 T31 和 T31L,分別載重 200 公斤和 400 公斤,能滿足 4-7 人乘坐需求,TankVolt 系列車輛配備固定或可更換電池,每臺售價約 1500 美元(約合人民幣 1 萬元)。
不過傳音學會了賣手機的商業邏輯,賣車但不只賣車。TankVolt 還推出能源產品,提供電動車電池、充電器以及充電站等產品及服務,向第三方提供電動租賃(BaaS)服務。
規模化則要靠渠道體系網絡。
考慮到傳音在手機領域近二十年的深耕,其早已在非洲建立起以國家總代為核心、逐級下沉至本地零售終端的多層分銷網絡,門店和銷售點遍布非洲大陸,而這些零售網點也能成為宣傳推廣電動車業務的天然渠道。
而本土化基因也是傳音打開非洲市場的一大品牌優勢。
作為過去多年一直在非洲保持銷量前列的手機品牌,傳音非常注重本地化打造,如為深膚色消費人群深度定制 Camera 器件。基于此,傳音在電動車的產品定義與渠道布局上,也有望延續其高度本地化的路線。
此前一些媒體報道,調研顯示有超 60% 的非洲用戶明確表示會優先考慮傳音的電動車,很簡單,這種信任源于 TECNO 手機建立的 " 高性價比 + 耐用 " 形象。
三、并非沒有挑戰
在非洲市場開辟兩輪車業務的傳音同樣面臨不少挑戰。
首先,充電基礎設施不足。聯合國數據顯示,非洲農村地區電網覆蓋率不足 30%,為此,在兩輪電動車銷量逐步規模化的趨勢下,如何解決后續充電難題,已成為亟需應對的核心問題,這一困境,與新能源車普及初期所面臨的難題如出一轍。
外部方面,競爭格局同樣嚴峻。在盧旺達,本土品牌 Ampersand 憑借政府支持占據 70% 市場份額;而法國背景的 Spiro 已在七國投放 2.2 萬輛電動車,建成 400 多個換電站。
在非洲一塊內卷的還有中國同行,大家在加速出海布局。例如,臺鈴在多個非洲國家設立展廳和組裝廠,還在南非、埃及、肯尼亞、坦桑尼亞和盧旺達等國家開設了展廳和組裝廠,并與英國電動摩托車品牌 KOFA 合作推出了一款名為 JIDI 的電動摩托車車型,進入非洲加納市場。此外,雅迪等企業也在加速布局非洲市場。
技術適配則是另一道難關,考慮到非洲的經濟社會環境,很多紀錄片里面都透露出一個非洲用戶習慣," 一車多用 ",從汽車到自行車到電瓶車無一不是如此。
因此,這需要電機扭矩足以應對重載需求,甚至在非洲常年高溫的環境下,電池需適應 40 ℃以上高溫環境 ......... 這些技術指標遠超普通消費級電動車標準,所以需要廠商根據不同情況進行適配。
從深圳華強北走出的傳音,曾將四卡四待手機和巧克力色美顏算法帶入非洲大陸,重塑當地消費電子格局。如今,主業承壓,傳音把目光投向電動兩輪車市場,但這條路徑的復雜程度遠超當初賣手機,技術適配、供應鏈建設、基礎設施覆蓋等挑戰,都考驗著這位 " 非洲之王 " 的跨界智慧。
傳音能否復制其在手機上的奇跡,把兩輪電動車真正駛進非洲人的生活日常?這或許才是它未來十年的關鍵命題。
來源:增長工場